兀突骨在三国策略游戏中算得上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武将,不过,他那种高C值与属性成长之间的冲突,却让众多玩家感到烦恼。接下来,我们将对他进行一个全面的剖析。
武将定位
兀突骨被定位为兼具辅助和输出能力的群雄武将,但他的手较短,攻击范围仅限于两格。他的C值高达3.5,这一特点极大地限制了能够与其搭配的队友数量。然而,他的属性成长值与高C值并不相称,就像是花高价购买了一件不太实用的物品。
谋略成长
他的谋略成长值仅有0.38,属于典型的低智商蛮兵武将。他的数值甚至比弓吕布还高出仅仅0.01。这个数值相当低,简直可以和可怜画上等号。在遭遇谋略值较高的武将时,他就像小学生面对大学生,往往容易遭受重创。在战斗中,他确实吃了不少亏。
攻击成长
成长值是2.01,这个数值并不算出色;因此,它无法胜任大营输出的角色,尽管如此,它还是能派上用场的。这就像一辆动力平常的汽车,虽然能够行驶,但速度不够快。它无法在输出的关键位置发挥重要作用,只能在边缘提供一些辅助。
自带战法
“藤甲突击”这一战法属于被动类型,其释放优先级最高。即便是像“帝临回光”、“众谋不懈”这样的指挥型战法,或是“威武之世”这样的控制型战法,以及“神兵天降”这类减益状态战法,对它都无可奈何。在每回合首次使用主动战法时,它会对4格内的敌人发动攻击,伤害率高达100%,而且攻击目标数量也不少。此外,它还能使命中目标在下次受到的伤害减少50%,具有很高的战术意义。
兵种特性
他能化为藤甲兵或是蛮兵。藤甲兵在进攻和防御方面表现突出,能有效对抗弓兵类兵种。然而,一旦遭遇火攻和燃烧,它们会在两回合内进入狂暴状态,但除了火攻和燃烧,它们的伤害会减少30%。目前,拥有火攻和燃烧技能的武将并不多,因此这种减伤效果相当不错。蛮兵在非建筑领地上的野战伤害能提升18%,但在建筑领地上作战时伤害会减少8%,通常不建议转换为蛮兵。
拆解战法与培养建议
战法“一夫当关”可应用于骑兵、步兵、弓兵等多种兵种,在战斗的前两个回合中,能为队友提供支援,而在担任先锋时,自身受到的攻击伤害能减少70%,因此使用频率较高。不过,不建议用拆解兀突骨的方式来获取,更推荐使用黄忠。兀突骨虽然作为常规队伍的出场率并不高,但他在面对特定阵容时,可以作为奇袭的武将。若采用克制法刀的战术,选择木鹿大王、兀突骨、孟获或是群祝融结成团队,木鹿和兀突骨不受指挥战法的影响,导致法刀队伍无法造成有效伤害。此外,还可以将孟获替换为貂蝉,组建一支变异的突击队伍,以较低的战斗损失击败对方的高战力阵容。
大家是否认为兀突骨在多数阵容中表现是否得宜?欢迎留言交流,如觉得本文有价值,请记得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