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在此处输出
最近,北京市相关部门发布了4月的“科学”流言榜,该流言榜对有关辅助驾驶的错误认知进行了辟谣,很多人误以为辅助驾驶就是自动驾驶,这种误解非常危险,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危险流言
不少人觉得,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就能随意玩手机,就能随意睡觉,就能随意聊天,就能随意吃东西。可是他们不明白,这种行为不但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会对其他在道路上使用交通工具的人的安全造成威胁。有新闻报道,一位车主开启辅助驾驶后玩手机,车辆撞上了前方障碍物,进而导致了严重事故。
两者差别
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存在明显差异。当下,新能源汽车所配备的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在此阶段,关键在于协助驾驶员。其目的是提升行车的安全程度以及便利程度。这并非真正的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这就如同有人帮你分担一部分工作。但主要工作还是得由你自己去完成。
等级划分
2022年3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国家标准GB/T 40429 - 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该标准将驾驶自动化划分成六级,即从L0到L5 。其中,L0 - L2级属于辅助驾驶,在此阶段,系统会协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然而驾驶人依旧是驾驶主体。L3到L5级属于自动驾驶,在设计运行的条件之下,系统能够代替人类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简单来说,不同等级的职责是不一样的。
市面现状
市面上宣称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其最高级别仅为L2级,即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它具备车道居中保持(LCC)、自适应巡航(ACC)等常见功能。这些功能能减轻驾驶员疲劳,还可提升便利性。比如在高速上开启自适应巡航,车辆能保持车距和速度。但驾驶员仍需时刻留意路况。
注意事项
打开辅助驾驶功能后,驾驶员需始终保持注意力,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这是因为辅助驾驶系统可能存在识别误差等状况。要是驾驶员分心,遇到突发状况将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之前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因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辅助驾驶无法应对复杂情况,进而导致悲剧出现。
过度包装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宣传标语,像L2 +、L2.5、L2.9等,这些标语有“过度包装”的嫌疑,即便达到了L3级,也仅是“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仍要随时准备接管驾驶任务,如此才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安全控制车辆,汽车厂商不能为了销售而模糊概念误导消费者。
看完这些内容后,大家对流言背后的真相的认识有没有更清楚一些,你身边有没有人对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存在误解,记得点赞这篇文章,还要分享它,通过这样做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知识 !
版权说明:本文章为昆明鱼豆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