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游戏爱好者,你有没有思考过,当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游戏行业,实际上藏着危机?最近,前圣塔莫尼卡工作室编剧阿拉娜·皮尔斯对这个行业做了一番分析,这让人十分担心。
深度捆绑股市预期
皮尔斯在和投资者讨论数据后表明,游戏行业与股市对指数级增长的预期紧密相连。具体而言,股市谋求持续增长,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游戏行业已难以达成如此高的增长水平。这种不协调好似一场危险的舞蹈,行业承受着巨大的增长压力,却无法按预期舞动。并且这种压力,最终会在行业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今,许多游戏企业好似被捆绑在快速行进的列车上,只有持续加速,才能令股市满意。然而,实际情形是,轨道快要抵达尽头,增长变得困难重重。投资者期盼游戏行业始终维持高速增长,可市场规律难以违抗。这致使行业处于进退两难的状况,充斥着矛盾与焦虑。
货币化模式遇瓶颈
曾经推动行业盈利的货币化模式,像免费游戏、战斗通行证以及针对“鲸鱼玩家”的微交易,如今都遭遇了增长瓶颈 。免费游戏吸引了众多玩家,然而其盈利空间正慢慢变小 。战斗通行证起初让玩家觉得新鲜且有动力,可随着时间流逝,玩家也开始感到疲惫 。至于依赖“鲸鱼玩家”的微交易,同样因玩家数量的缘故无法达成大规模增长 。
以免费游戏作为例子,大量免费游戏进入市场,这让玩家的可选性增加了,每个游戏能获得的玩家注意力变得更少了。即便存在微交易等盈利途径,也很难弥补整体市场饱和造成的困境。曾经热闹的盈利模式,如今如同老旧的机器,运转不再流畅了。
市场饱和新鲜感消退
皮尔斯指出,市场呈现出饱和状态,曾经能激起投资者热情的新鲜感正渐渐消逝。由于游戏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玩家对于各类游戏都不再觉得新奇。不管是画面、玩法还是剧情,都难以再给玩家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过去,一款新游戏出现或许会引发轰动,然而如今,新游戏要吸引玩家注意变得极为困难。投资者目睹市场上众多游戏相互竞争,对新投资愈发谨慎。没了新鲜感带来的红利,游戏行业只得寻觅新的出路。
人口趋势成隐患
全球出生率增长得慢,这对游戏行业而言是个要命的隐患。因为没有足够多新消费者涌入,所以行业发展会受限。皮尔斯直接表示“我们的人口不够用了”。科技巨头们想扩大市场,就把目光投向发展中国家,去推广智能手机应用以及云游戏。
然而,这更像是一种用来安抚投资者的手段 ,比如微软的Xbox云服务计划 ,其目的是开拓新市场 ,但这些服务针对的并非核心玩家 ,其能否真正打开市场 ,还有待观察 ,如果人口问题得不到解决 ,游戏行业可能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
“黑洞级”游戏垄断
像《堡垒之夜》《使命召唤》《我的世界》这样的“黑洞级”游戏,体量如同庞然大物,垄断了玩家注意力,在市场上占据大量份额,重塑了消费者习惯,与社交媒体竞争用户使用时长,使得规模较小的游戏和工作室难以获得受众。
小工作室制作的游戏,或许有着不错的创意与玩法,然而,在那些堪称“黑洞级”的热门游戏的笼罩下,它很难获得成功。玩家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热门游戏里,如此一来,其他游戏自然就没人关注了。
独立游戏显希望
不过,还是存在一线希望的。有一些独立的私人工作室,比如拉瑞安工作室制作的《博德之门3》,战马工作室制作的《天国:拯救2》,它们在没有投资者预期压力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这些工作室专注于游戏本身,凭借精彩的内容赢得了玩家的喜爱。
皮尔斯号召游戏爱好者去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并给予支持,尤其是单人游戏,这些独立游戏或许能给行业注入新活力,大家愿不愿意为了游戏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多支持独立游戏?希望大家点赞分享这篇文章,一起为游戏行业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版权说明:本文章为昆明鱼豆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