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游戏市场里,那些高成本、高售价的3A大作虽然存在,但质量却有所下降,众多玩家开始倾向于那些价格低廉且富有创意的独立游戏和2A级别产品。同时,业内人士也对各类规模游戏所赋予的名称和定义产生了疑问。
3A游戏今昔对比
往昔,那些备受赞誉的3A游戏,都是由充满激情的团队倾力打造的,耗资巨大,品质卓越,口碑极佳。开发团队那时充满热情,全情投入,创作出了众多经典之作。然而,时至今日,尽管预算依然高昂,它们却变成了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同质化产品。众多作品在玩法上雷同,画面风格也趋于一致,比如某些大型角色扮演3A游戏,角色设定和剧情框架都极为相似。
而且现在,3A游戏开发中,至少有一半的工作已经外包给了中国和印度。比如那些著名的3A级别大作,其中很多动画制作和美术设计部分都是由中国的团队来完成的。然而,当这些游戏最终展现在玩家面前时,虽然看起来品质有保障,但实际上,玩家感觉像是购买了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
人才流失现状
查看3A游戏制作团队的名单,可以发现众多成员在游戏开发领域经验不足。在过去十年间,3A游戏发行方将人才视作可更换的部件,薪资水平持续降低。以部分资深主程序员为例,他们的薪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随着独立创业的门槛降低,许多有才华的人选择自主创办工作室。
MOON工作室的CEO曾尝试从3A游戏制作人名单中挑选人才,但发现要找到真正有实力的开发者颇为不易。那些真正的人才都不愿意留在3A游戏领域,因为在这里,他们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展现,而且很难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付诸实践。
2A游戏旧貌新颜
曾经,那些由规模较小的团队以较低的成本制作出的2A游戏,往往是一些有趣的小品。它们多被视作实验性的作品,普遍的评分在7至8分之间。以早期的2D冒险游戏为例,它们的剧情相对简单,玩法也不算复杂,却能为玩家提供独特的游戏感受。
如今的情况已截然不同,现在的2A游戏制作者正在打造出十几年前3A级别的大作。比如《污痕圣杯》,在游戏玩法和沉浸感方面,更接近当年B社作品的风格。《匹诺曹的谎言》、《绝地潜兵2》等近期推出的2A游戏,它们拥有独特的游戏方式和引人入胜的剧情,这些都是许多3A游戏工作室难以达到的高度。
中国游戏崛起
现在,我国游戏制作的品质要求更加严格。以备受瞩目的《黑神话:悟空》为例,通过发布的视频和资讯,我们可以看出其画面精致、玩法丰富,更贴近经典的3A游戏标准。游戏拥有广阔的宇宙观、出色的视觉效果以及独具匠心的玩法设计,一旦上市,必将为玩家带来震撼的游玩体验。
中国的独立游戏界涌现出不少新秀,尽管资金投入并不丰厚,却在创意和制作质量上毫不打折。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国游戏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发展,为国际游戏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挑战。
行业标签过时
3A、2A、独游等标签所体现的品质价值,现已成为过时之谈。如今,我们不能再仅凭标签来评判游戏的质量与价值。过去,人们以为3A游戏就是高品质的象征,但如今许多3A游戏却让人感到失望;相反,2A游戏却能带来意外的惊喜,而独游领域更是不时涌现出黑马之作。
因此,我们应当对各类规模的游戏重新设定名称,如此一来,便能更精确地展现游戏本身的品质与价值,使玩家能够更加明确地挑选出符合自己喜好的游戏。
新游戏时代展望
未来,游戏产业将更加重视品质与创意。玩家们不再单纯追求耗资巨大的3A级游戏,转而更加重视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和能否提供独特的游戏体验。2A级游戏以及独立游戏有望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和关注,这将促进它们持续成长和壮大。
有才华的开发者们能够打造出种类繁多的游戏,这些游戏能够满足不同玩家的个性化需求。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游戏框架,引领玩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游戏体验时代。
关于如何为不同规模的游戏重新设定名称,你有什么看法?请点赞、转发这篇文章,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
版权说明:本文章为昆明鱼豆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