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海洋碳汇的利用上采取了哪些新策略?珠江口地区,我国一家海洋石油企业启动了首个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示范项目,这无疑是一个显著的成就!下面,我们将对这个富有意义的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探讨。
重大突破亮相
2024年,我国在珠江口盆地恩平15-1平台成功启动了首个海上CCUS示范项目,这一消息由中国海油对外公布。这一成就意味着我国在海洋碳封存与利用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从二氧化碳的捕捉、提纯到加压注入等一系列操作的全流程技术整合。这一举措为能源行业的低碳转型树立了榜样,让我们在迈向绿色能源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这个平台相当出色,它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基地。它采用了CCUS技术,能够将油田排放的二氧化碳转换成超临界形态,而且每小时能够以8吨的流量将这种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度在1200至1600米之间的油层中。这项技术成功实现了以碳为动力驱动油,以油为媒介固定碳的愿景,不但提升了原油的提取效率,而且使二氧化碳得以永久封存于地下,从而开创了海洋能源循环利用的新途径。
全球背景下的稀缺价值
全球正努力推动能源向低碳转型,其中CCUS技术是确保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的关键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尽管已有65个CCUS项目实现商业化,但海上项目却十分稀少。我国成功打造了海上CCUS项目,这使得我们瞬间跻身该技术领域的最前沿。这一极为罕见的成就,进一步凸显了我们国家海上CCUS示范项目的重大价值。
在许多国家还在对海洋碳捕集、使用和储存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我国已经顺利启动了相关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雄厚实力,并且激励了其他国家勇敢地迎接海上碳封存和利用这一挑战,在全球能源向绿色转型的大潮中,我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重要作用。
技术攻关之路
中国海油将CCUS技术研发确定为“十四五”规划中节能降碳的核心任务。其技术团队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成功解决了地质油藏、钻井完井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多项技术瓶颈的突破。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总计数千次,最终研发出十多项在国内具有首创地位的技术成果。
每一次技术上的显著突破,都汇聚了科研人员持之以恒的付出。他们亲临现场,收集资料,探究地质构造和油田特点,为 CCUS 技术在海洋中的应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正是这种执着与拼搏,让我国在海洋碳捕集与封存技术领域开拓了新的领域,将昔日的难题变成了现实。
实际应用成效
恩平15-1油田的CCS示范工程自2023年6月启用以来,至今已成功封存了近20万吨的二氧化碳。这一行动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减排手段,显著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对区域环境保护产生了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该地区的能源供应稳定性,还运用了 CCUS 技术,显著减少了碳排放,并且增加了原油产量,满足了粤港澳大湾区对能源的强烈需求。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绿色发展理念,达成了经济与环保的协同发展,实现了双赢。
创新举措亮点多
2023年年底,我国的中海油启动了一个新的CCUS项目。他们巧妙融合了陆地油田的丰富经验,并结合海上作业的实际状况,精心挑选了距离平台仅有2.4公里的四个优质储层作为注入的目标。这种创新的方法非常高明,单井就能实现超过750万吨的低渗储量的覆盖,从而大大提升了低品质资源的开发效率。
过去开发低质量资源既耗时又费钱,但本项目运用了新技术,成功将这些资源变成了可利用的形态,保证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一做法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还提高了能源效率,并且减少了碳排放,为海洋油气勘探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前景一片好
项目顺利完工,这表明海洋碳捕集、转化及储存技术是可行的,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稳固的科技基础。面向未来,中国海油计划持续加大在CCUS技术研发上的资金支持。他们计划扩大项目规模,提升二氧化碳的存储能力。
技术不断进步,这让我们看到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的成本有望降低,而且它的应用范围也会更广。这样的变化不仅会推动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走向绿色低碳,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兴盛,从而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大家对这项技术未来可能带来的变革,是不是充满了期待?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若你认为这篇文章颇有价值,请别忘了给它点个赞,并把它转发给更多人。
版权说明:本文章为昆明鱼豆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