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入门
家长们初次带着孩子踏入篮球的世界,那画面就像企鹅初次学步一样跌跌撞撞。孩子们手握比头还大的篮球,满脸疑问这球能否弹跳。用力一击,篮球毫无反应,反而让教练的保温杯跳得厉害。专业的教练会首先教孩子们用双手接球而不是用脸。据数据统计,有八成的新手会用脸去“接球”,而有两成的人在还没上场之前就被篮球砸得痛哭流涕。家长们不妨先为孩子挑选适合儿童尺寸的篮球,以免孩子误以为是在练习“躲避球”。
起初,这样的体验可能会让小孩和他们的父母感到有些迷茫,然而,迈出这一步,便标志着篮球青少年训练的起点,同时也是孩子篮球技能提升旅程的第一步。
运球训练
孩子掌握了接球技巧,教练随即开始指导运球。家长们充满期待地记录着孩子“变身库里”的过程,然而,呈现出来的却是孩子追逐着球在场上奔跑的滑稽场景。有些孩子尝试着使用“无影手式”运球,他们疯狂地拍打球,但球却始终没有弹起,原来是因为他们全部的力量都作用在了球的侧面。教练或许在心中默默感叹,这批孩子真是难以教导。
尽管运球训练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然而,这却是孩子们增强球感、了解球性的不可或缺的步骤,而且,在不断的追逐球的过程中,他们的技艺也会逐渐提高。
投篮教学
经过反复的运球练习,孩子终于迎来了投篮的辉煌瞬间。力气较小的孩子投篮时,球总是“三不沾”,落地时声音轻得仿佛在叹息;力气较大的孩子则将球狠狠地砸向二楼窗户;更有那坚持不懈地模仿“端尿盆”姿势投篮的孩子,使得篮筐都忍不住“瑟瑟发抖”。
投篮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过每投一次,都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朝着更加精准的投篮技巧前进,同时也为孩子们在篮球场上展示个人才华奠定了基础。
战术演练
孩子们在学习“挡拆配合”的过程中,场面一度变得非常混乱,就像动画片《猫和老鼠》里一样。有的孩子本应挡人却去捡球,两个挡人的孩子同时去挡同一个对手,结果撞在一起成一团糟,甚至有人将“挡拆”动作做成了“叠罗汉”。教练虽然辛苦,但孩子们进球后却陷入狂欢,竟然没有注意到球进了对方篮筐。发界外球时,队员们竟然集体背对着持球人。而裁判也忙得不可开交,吹了不少走步、二次运球等犯规。
战术训练过程中问题不断,不过这有助于孩子们理解团队协作的必要性,并有助于他们在比赛中更有效地进行配合。
家长专区
在青训场上,真正的英雄往往是家长。有些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选购NBA球星同款装备,然而即便孩子身着AJ,依旧难免跌倒。然而,这样的经历却教会了孩子如何在摔倒后自行爬起,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价值——哪怕是捡球这样的小事,也是团队协作的体现。
家长们积极参与其中,给孩子们的篮球旅程注入了活力,而且也在球场上目睹了他们的成长和变化。
未来展望
经过篮球青训的艰苦磨炼,孩子们或许会从起初的“移动障碍”逐步蜕变为“球场霸主”。随着训练的逐步深入,他们的球技也在不断进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能在正式比赛中大显身手,成为球场上的佼佼者。正如许多从青训营走向职业联赛的球员那样,孩子们同样拥有无限的前途和潜力。
家长与教练都应不断为孩子们加油打气,给予他们更优质的训练环境和指导。目睹孩子们在篮球领域不断进步,那份喜悦之情显而易见。
你家孩子在进行篮球训练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不妨点个赞,并将这篇文章转发出去。
版权说明:本文章为昆明鱼豆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