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看来,哪吒总是一个既聪明又勇敢的小英雄。然而,《封神演义》的最初版本中,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有所质疑。这不禁让我们对他的“英雄”身份产生了疑问。
闯祸开端
哪吒出生后,他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他不仅杀死了巡海的夜叉,更是残忍地抽走了龙王的儿子三太子的龙筋,这实在是太过分了。古人常说,不打人脸,更不用说如此残忍地对待龙筋,换成任何人都会怒不可遏。龙王也是有自尊的,而哪吒的行为,对龙王来说,完全没有给予任何尊重。
事情原本还有转机,但哪吒却利用师父给的隐身符,偷偷跑到南天门,给了东海龙王一顿教训。龙王即便去告状,又能如何?他难道认为昊天上帝会为难一个小孩吗?这一连串举动,让龙王心生怒火,竟想用水淹没陈塘关。
任性态度
哪吒对所造成的麻烦毫不在意,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的师傅太乙真人更是火上浇油,在石矶面前提及天命,让人感觉他是在故意挑拨。这情形就像那些依仗权势欺压人的公子哥,让人感到十分无奈。
哪吒与高衙内不同,他未曾欺凌过普通百姓。然而,他所面对的龙王和截教弟子,皆具备法术。有人因此觉得他是在反抗强暴,但若深入探究事件的始末,便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威胁母亲
哪吒自尽后,他希望母亲能助他复生。然而,在古代,女性地位卑微,权利有限。殷夫人只得向李靖求助,但李靖对哪吒生前所为不满,拒绝伸出援手。殷夫人因此束手无策。
哪吒并未对母亲温言细语,而是直接以威胁的口吻说道:“我恳求你多日,你却全然不顾孩儿的苦楚,不肯为我建造行宫,我只好让你家中不得安宁。”殷夫人怀胎已超过三年,最终却遭受儿子的威胁,这让哪吒显得毫无良心。
欺软怕硬
从那件事来看,哪吒似乎是因为畏惧父亲李靖的强大而不敢惹他,于是便将怒火发泄在较为柔弱的母亲身上。他不敢对李靖有所举动,这样的行为让人很难将他视为英雄。
李靖育有三位子嗣,他与金吒、木吒父子情深,孝顺有加。唯独与哪吒的关系显得有些紧张。这或许暗示问题更多在于哪吒,而非李靖个人自私冷漠。
依仗背景
哪吒之所以敢如此放肆,全因他依赖师父太乙真人所言的天命归属,加之阐教的强大支持。有了这样的依靠,他行事就无所顾忌,从不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
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人,他们仗势欺人,行为不端,让人愤怒却又无力。哪吒在神话故事中引发的争议也不少,他的行为并不可盲目追随。
重新审视
观察上述情节,我们发现哪吒并非我们儿时想象的那位敢于挑战权威、抵抗暴力的少年英雄。实际上,他更像是个任性好斗、依仗权势欺人的顽皮孩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哪吒的形象进行重新思考。
传统观念不应再束缚我们,我们需要用客观的眼光去审视。哪吒被誉为英雄已久,但原著中他的不少不当举动不容忽视。同时,我们也需反思,对于这些经典人物,我们是否需要更全面的认识?
看了这些内容,你认为哪吒是英勇的战士还是顽皮的孩子?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若觉得这篇文章有趣,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版权说明:本文章为昆明鱼豆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