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人选之争
在LPL的赛场上,辅助选手一直备受瞩目。虽然米勒认可了Meiko的能力,但许多观众认为前RNG的辅助Ming更为出色。Ming被誉为“LPL硬辅大王”,而Meiko的硬辅表现却受到了质疑。鉴于IG战队在辅助位置上的不足,越来越多的人呼吁Ming加入。大家希望Ming能凭借其卓越的硬辅技巧,为IG带来积极的转变。
Ming回应加盟
外界呼声不断,Ming在Uzi的直播间就加入IG的可能性做出了回应。他说自己离开RNG后,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玩过LOL了。如果IG有“无畏契约”、“三角洲”或“原神”的战队,他会考虑成为职业选手。最近几个月,他一直在玩这些游戏。这一回应使得IG粉丝对Ming加盟的期待变得扑朔迷离。
全局BP风波
最近一篇访谈引起了《英雄联盟》玩家的广泛讨论。选手提到,新赛季由于全局BP的影响,他难以连续选择强势角色,现在的规则限制了他的发挥,他觉得全局BP对他是一种削弱。一些IG的粉丝赞同这种观点,回想过去选手曾凭借丰富的英雄库在LPL称霸。然而,也有不少观众对此表示嘲笑,并对其找借口的行为表示怀疑,质疑他接下来还会找出什么理由。
玩家态度分歧
选手对全局BP提出批评,LPL观众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觉得规则束缚了选手的英雄选择,使其实力无法完全发挥;而有些人则认为这是选手找借口的表现。IG粉丝的态度转变颇具意味,之前夸赞全局BP的好处,现在却跟着选手一起吐槽,让人疑惑是规则真的影响了比赛,还是背后有其他原因。
LCK新人涌现
近期LCK赛事同样备受关注,T1战队新加入的AD选手Smash让LPL解说员米勒不禁感慨。他认为LCK注重实力,如果小吕布在LPL,教练团队可能难以承受压力而大胆启用新人。不过,Smash的表现相当出色,在对阵KT的比赛中,他使用卡莎打出14/0的战绩,用女枪在短短三分钟内击杀对方下路,充分展现了T1青训体系的强大。
体系差异思考
LCK的新人选手频繁亮相并表现出色,与LPL的当前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引发了对两个赛区体系差异的思考。LPL更看重人气和关注度,而LCK则更重视选手的实力。这种差异可能会对赛事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LPL是否应该学习LCK的做法,给予新人更多机会,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入讨论。
大家是否认同LPL是否应当效仿LCK,在提升选手实力上降低对人气和流量的依赖?不妨点赞、转发这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版权说明:本文章为昆明鱼豆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