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资讯攻略 > 游戏资讯 - 详情

小米SU7事故后国家发声! 市售智驾最多L2, 你还迷信自动驾驶?

2025-04-04 16:57:15|昆明鱼豆网 |来源:互联网整理

近期,小米SU7遭遇了一起严重事故,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应急管理部明确表示,目前市场上多数智能驾驶车辆仅达到L2级,过度依赖自动驾驶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我们一起来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

事故引出热议

_小米驾车_8.5南京酒驾司机惨烈事故

3月29日,小米SU7遭遇的严重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时间,舆论沸腾,大家对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很多人不禁要问:智能驾驶真的安全吗?这一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揭示了人们对新技术的复杂情感——既期待又担忧,同时也对智能驾驶行业提出了警示。

智驾分级科普

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L0至L5共六级。L0至L2级属于辅助驾驶。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汽车,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最高只达到L2。也就是说,所谓的“智能驾驶”功能,驾驶员仍需主要操控,不能完全依赖系统自动操作。

依赖风险凸显

新能源汽车普遍装备了智能辅助驾驶,这让很多驾驶员对其产生了依赖。有的驾驶员甚至把双手从方向盘上拿开,有的甚至在开车时打起了瞌睡。这些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埋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比如,有些驾驶员在高速行驶中启用智能驾驶后,放松了警惕,一旦系统出了问题,他们往往来不及迅速作出反应。

车企宣传规范

国家应急管理部指出,汽车厂商在推广产品时务必谨慎,避免误导顾客。一些汽车厂商在推广过程中过度夸大智能驾驶功能,使得消费者误以为车辆可以完全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需强化警示和监管措施。一些汽车制造商在车辆启动时,会多次用语音告知司机智能驾驶仅是辅助手段;此外,另一些车企会利用系统进行实时监督,若司机做出危险动作,系统会立刻发出警告。

责任归属困境

_8.5南京酒驾司机惨烈事故_小米驾车

至今为止,我国市场上还没有L3级量产车型正式推出。一旦智能驾驶车辆发生事故,责任往往被推给司机,这一做法引起了关于责任归属的不少争议。有的消费者觉得事故是车辆系统出了问题,然而汽车厂商却坚称是司机没有尽责。这类争议给智能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也让消费者在挑选智能驾驶车辆时心生疑虑。

安全意识树立

行业发展永不停步,然而安全不容忽视。汽车生产商必须强化安全观念,不能单纯追求技术进步而忽视安全因素。同时,驾驶者必须牢牢掌握方向盘,把智能驾驶当作辅助工具。鉴于路况多变,人的判断和决策在关键时刻至关重要。

你对智能驾驶未来责任划分的公正性有何见解?期待你的意见。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