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资讯攻略 > 游戏资讯 - 详情

山河旅探竟然有参考文献?游戏设计也能像写论文一样严谨吗?

2025-03-11 06:59:22|昆明鱼豆网 |来源:互联网整理

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__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

精英阶层的困境

沈仲平属于受过现代教育的精英群体。在游戏中,遇到小娥的难题,他竟然只能求助于“大清律例”这样的古老规则。这一现象说明,即便受过现代教育的精英,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受到传统制度的制约,难以摆脱,从而突显了制度对个人的约束。

_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_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

在特定情境下,开发者提供的选项显得非常诡异。这反映出,在精英阶层面对基层民众的困境时,他们所依赖的知识体系与制度选择显得无力和混乱,很难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小娥的问题。

玩家选择的假象

玩家做出“选择”看似让小娥走向了更好的结局,给人感觉是她拥有了行动的能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实际上揭示了结构性暴力的问题,个体的善良难以与系统中的邪恶相抗衡。

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__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

看似能改写小娥命运的选项,实则让玩家体验到一种不真实的操控感。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判决难以更改,然而在游戏中这种错觉却暴露了制度深处的缺陷,让人难以摆脱既有的局限。

后现代慈善的暗合

这种游戏设计契合齐泽克提到的“后现代慈善”概念。它通过道德选择的错觉,掩饰了制度变革的缺失。开发者意图让玩家在道德抉择中感到满足,却未注意到制度本身需要实质性改变。

玩家表面上看似在帮助小娥做出善良的选择,但实际上并未触及到社会制度的根本。这和现实中某些慈善行为相似,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并没有促进制度的改进,只是在道德上做了一些表面文章。

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__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

复仇强度的消解

以大清律例为依据减轻真凶刑罚的规定,削弱了复仇的激烈程度。小娥原本因遭受伤害而激发的强烈复仇之心,因这种法律手段而变得淡薄,失去了那种畅快的复仇体验。

这一设定同时揭示了系统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冲突。在法律体系看来,遵守法律是正义的体现;然而,对于小娥个人而言,真凶减刑并非她心中的正义,这种矛盾感尤为明显。

法律困境的转移

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__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

这种法律上的难题并非仅仅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在游戏机制的推动下,它不知不觉地转变成了玩家的责任。在游戏中,玩家需对小娥的命运做出选择,这仿佛是他们在承担起法律评判的职责。

玩家起初只是游戏的参与者,却在不经意间承担了法律上的负担。这种现象表明,游戏的设计使得玩家深入沉浸于虚拟环境,同时也模糊了现实与虚拟世界中的责任界限。

个体正义的幻象

游戏赋予玩家对小娥命运的操控能力,营造了一种个人正义的错觉。这使得玩家误以为只要判断正确,便能纠正法律的不公正,让玩家感觉自己能掌控一切。

实际上,小娥所遭遇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幸存”纯属偶然,非常独特,并不能让其他人也享受到类似的公正。这揭示了个体寻求正义的虚幻性,并不能真正消除深层次的不公平现象。

_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_游戏论|大清律例救得了民国孤女吗?——论《山河旅探》中的情法冲突

大家是否想过,游戏中个体与制度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相似的表现?不妨点个赞,转发这篇文章,让我们共同来聊聊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