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认为电竞是荒废学业的表现。这种看法与电竞行业逐渐正规化相冲突,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一个以游戏为业的领域,究竟如何培养人才?教练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电竞教练日常工作
电竞教练的职责或许超乎众人的预料。以吴晓龙为例,他的任务之一是对有志于电竞的青少年进行评估。评估的目的在于挑选出具有潜力的孩子进行重点培养,而对于缺乏天赋的,则需劝其放弃。在十个孩子中,往往有八个会被劝退。他们每天都要接触各式各样的孩子,从事这份看似严苛的工作。
培训基地的教练与俱乐部教练的工作重心并不一样。基地教练主要负责向有潜力加入俱乐部的学员传授经验,而俱乐部教练则专注于带领选手参加比赛,负责战术制定和心理辅导。
不同的发展轨迹
吴晓龙与吕铠罡在电竞领域的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吴晓龙生于2000年,曾参与多场赛事,但后来因手伤转行做了教练。伤病对他的发展造成了影响。而吕铠罡在16岁时踏入电竞圈,他从俱乐部选手转型为教练。两人都经历了从选手到教练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电竞行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也体现了电竞行业的多元化,它不仅包含比赛选手,还提供了其他职业道路。
家庭态度的变化
吴晓龙的家人起初并不赞同他投身电竞,幸好父亲坚定支持,这才让他得以踏入这一行业。众多家长起初持有类似观点,认为电竞并非正当职业。这反映出传统观念对新兴行业的误解。然而,随着电竞被纳入亚运会等赛事,其普及度逐渐上升,尽管目前尚不广泛,但至少标志着人们认知的转变已初见端倪。
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国内多场著名电子竞技比赛对选手年龄提出了规定,规定参赛者需年满18岁。这项措施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未完成基础教育阶段就投身电竞职业,存在一定局限性。培训中心在选拔学员时,会评估其游戏水平,若水平未达标准,则认为其不适合走专业道路。此举是通过实力要求与政策相结合,旨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培训基地的职能
基地功能多样,吴晓龙所在的培训中心便是其一。它不仅负责培养职业选手和主播,还涵盖了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赛事执行与策划等多个职业的培训。这样的多功能特性,使得基地更像是一个电竞人才的汇聚之地,对电竞生态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练薪资差异
各地招聘电竞教练的薪酬差异显著,从每月4000元到18000元不等。这种薪酬悬殊体现了各地电竞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电竞行业兴旺,对教练的需求旺盛,薪酬可能接近或达到18000元;而在一些发展较慢的地区,薪酬可能仅维持在4000元左右。这一现象提醒那些有意从事电竞教练职业的人,在选择工作地点时要慎重考虑。
你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电子竞技产业能否彻底转变家长们的观念?期待大家踊跃留言、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