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是因为其宣传效应或是“GTA之父”的头衔而关注到了《心之眼》,然而实际的游玩体验却让人感到非常失望!这款游戏究竟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期望初起
众多玩家与我同感,听说《心之眼》这部作品,一部分人是因为其宣传片中那耳熟能详的片段所吸引,画面看起来也算精致;另一部分人则是被“GTA之父”这个称号所吸引,满怀期待地认为这又将是一款能与GTA系列媲美的杰作。然而,谁又能想到,期待越高,随之而来的失望也会越大。
试玩堪忧
线下短暂体验后,我心中始终存疑。这款游戏难道真的不怎么样吗?直到正式发售版到手,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彻底沉入了谷底。游戏发售过于仓促,玩起来感觉粗糙无比。作为一款类似GTA的大沙盒线性角色扮演游戏,竟然连大地图都没有,只提供小地图,这设计究竟有何用意?
任务指引灾难
任务指引功能实在过于死板。在寻路和跑图的过程中,玩家的体验糟糕透顶,费尽周折才能操控载具移动。即便配备了强化版的视网膜指引系统,还是会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的Bug。这样的设计加上糟糕的指路系统,让人根本无法安心享受游戏,我甚至都快要气得把手柄摔了!
赛车玩法亮点
《心之眼》并非全然无优点。在赛车体验和驾驶感受上,它竟然超越了GTA系列,甚至触及了“地平线”的边缘。无论是主线还是支线,都有大量驾驶车辆的需求,这为赛车玩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点确实值得称赞。
支线玩法新意
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支线玩法。制作团队将那些与主线节奏不符的小游戏放入了这个模式,仿佛打造了一个玩家专属的游乐场。在这里,你可以体验RTS塔防游戏,只需在街头偶遇那些奇特的门户,就能进入其中。相较于单调乏味的主线,我更偏爱这些充满创意的小游戏,它们让我得以沉浸在小人物的故事中。
玩家制作设想
总监Adam保证将制作工具简化并打包,以便玩家能够自行创作玩法和地图。这个想法是挺不错的,但是《心之眼》这款游戏的表现过于简陋,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后续玩家制作的作品会有多大程度的改进。到了2025年,竟然还在使用2013年的玩法模式,这显然是不尊重玩家的表现。
大家来讨论一下,这部《心之眼》还有挽救的可能吗?若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人有帮助,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
版权说明:本文章为昆明鱼豆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