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研讨会在云南昆明举办。
研讨会全体与会代表发出《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共建倡议》,主要包括继续优化中老铁路旅游政策供给、继续加强中老铁路旅游规划统筹、继续加大中老铁路旅游设施产品供给等内容。
磨憨站。资料图
近10万游客乘动车跨境旅行
本次研讨会以“旅游助力中老铁路建设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为主题,由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组委会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班列自今年4月13日开行以来,共运送旅客34.8万人。近10万名游客实现了“坐着动车游老挝”“坐着动车游中国”的跨境旅行体验。
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乘客。资料图
中老铁路的开通对推动云南旅游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中老铁路的开通大大提高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使国内外游客可以更加方便地到达云南旅游,进一步提升了云南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中老铁路将带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创新。
普洱旅游资源丰富,2023年1月至9月,全市共接待游客4013.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8.36亿元。中老铁路的运营,促进了沿线城市的产业发展,为普洱的茶叶、咖啡、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拓宽了销路。
玉溪市把握中老铁路通车的重大机遇,抓住国际大通道带来的各项政策红利机遇,大力发展铁路经济,优化沿线产业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沿线产业高质量发展。元江县以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种以芒果、荔枝、龙眼为主的热带水果,至今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760余亩,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磨憨铁路口岸出入境旅客流量日渐上涨。资料图
将构建中老铁路旅游产业网络
中老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老挝与中国的联系和合作,同时,中老铁路为澜沧江—湄公河区域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并作出了示范。中老铁路叠加RCEP政策红利,将极大释放澜湄区域贸易、物流、旅游等产业潜能。
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建设是探索“铁路+出入境旅游”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综合考虑中老铁路沿线的资源特色、发展基础,结合客源市场需求趋势,未来云南文旅部门将与周边省市共同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面开展积极合作,促进形成旅游资源联动发展机制。
列车行驶在中老铁路上。资料图
接下来,文旅部门将以市场规律为导向,构建中老铁路旅游产业网络。加强旅游线路共推,打造一批以昆明和万象为中心,涵盖中、老、泰、柬、越的跨境黄金旅游环线;着力构建以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带为先导,联合“澜湄旅游圈”和“孟中印缅尼旅游圈”的“一带两圈”旅游发展格局。市场共育,提高中老铁路旅游竞争力。立足全球大市场,积极开展国际旅游市场推广,构建更加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新格局。平台共建,发挥中老铁路互联互通引领力。积极搭建政府部门、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多元参与的中老铁路国际文化和旅游带联合体。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为“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全程经停昆明南、普洱、西双版纳、磨憨,磨丁、琅勃拉邦、万荣、万象8座客运车站。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研讨会上,发布了“雀舞春城·美丽绽放——慢游春城之旅”“音乐之城·山水之乡——休闲玉溪之旅”“茶马古道·云滇驿站——寻茶普洱之旅”“雀舞彩云·灵动雨林——象往版纳之旅”和“人间净土·世遗古都——隐世王都之旅”“文化融合·自然共生——山水万荣之旅” “檀木之城·中老之谊——探索万象之旅”等7个主题旅游产品,将进一步助推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核心旅游吸引物和“黄金”旅游目的地。
来源:昆明发布、春城晚报
编辑:屠永平
责编:刘宇
终审: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