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动新闻

冲刺四季度 园区再发力 全市开发(度假)区全力打好收官战

2023年11月10日

进入四季度,全市各园区以招商引资为着眼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奋力争先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昆明高新区
打造招商引资高地吸引客商洼




今年上半年,昆明高新区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7亿元,同比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7.5亿元,同比增长3.5%,工业增加值增速1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在决战四季度、全面攻坚年度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高新区提出,要增强“高”“新”动力,持续构建科技创新发展的整体格局,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建强创新平台载体,强化人才高地建设;要高水平谋划,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迭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两手硬”,释放“高”“新”活力;要牢固树立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定位,抓实“延链配套、集群发展”,激发产业发展“高”“新”潜力;要认真谋划推动项目,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态势,把高新区打造成招商引资的高地,吸引客商的洼地,不断擦亮“高”“新”底色。




昆明经开区
经营主体突破8万户




今年以来,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对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标准要求,规范、创新商事登记,构建更加便利宽松、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截至9月底,经营主体总量再创新高,突破8万户,已提前、超额达成全年目标。为进一步激发企业经营主体活力,四季度,昆明经开区将围绕增资扩产与收购兼并“双轮驱动”、传统赛道与新兴赛道“双向布局”、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叠加赋能”、质量引领与开放拓市“共同发力”,构建高质量经营主体梯度培育结构,为园区经济发展积蓄更大力量。

昆明经开区提出,实施“存量优提”工程,挖掘规上企业增量,分类制定培育计划,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外部引进等方式做大做强;实施“一流企业”培育工程,坚持优中选“优”,竭力搭建企业快速成长通道。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合作,引导企业“抱团出海”;实施“质量提档”工程,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分类培育、梯度培育、精准培育,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壮大园区市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队伍。




滇池度假区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挖掘滇池文化




上半年,度假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25.8%;经营主体总量净增2430户,同比增长135%;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9万美元;累计接待游客1022.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54亿元。 

四季度,度假区将坚持不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精心谋划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作用强、发展前景广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推进云南民族村、大观公园创建5A级景区,着力发展健康产业,尽快推动细胞产业园项目建设,紧盯1903、南悦城、摩根道三大商圈,持续激发零售业活力,举办好滇池论坛、滇池讲坛、文创大赛、美食大赛等活动,持续输出滇池文化,强化服务保障,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杨林经开区
大抓招商大抓产业 全力攻坚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杨林经开区紧紧围绕“2+N”产业布局体系和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光伏制造、绿色能源制造、绿色食品五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链+战区”招商模式,实现多元化招商。重点破解土地、规划等要素保障难题,推动施工尽快从“纸上”落到“地上”。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园区深入开展涉企审批“五减”行动,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目前,杨林经开区正继续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的发展思路,做到早谋划、精组织、全推进,拼经济、强产业、增投资,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以“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为抓手,形成人人主动干、敢于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记者:高赤奇 克锡刚

编辑/李睿(实习)  审核/张梅

编审/何皓  终审/桂婷